【北京景點】雍和宮:雍正府邸,現為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

假日和其他交換生相約一起去雍和宮、孔廟,都是充滿文化與歷史痕跡的地方,這次北京的知性一日遊就從雍和宮開始。

地鐵有一站就叫雍和宮,交通很方便。這天的行程是其他同學安排的,我事先完全沒做功課,趁著搭地鐵的時間,先查一下雍和宮的歷史。

雍和宮最初是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皇帝)的府邸,那時候被稱為「四爺府」或「禛貝勒府」,後來改稱雍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雍王府升格為宮殿,才改稱雍和宮。

雍正、乾隆年間將雍和宮作為藏傳佛教寺院使用,所以現在到雍和宮看到的是寺廟的場景,購買門票來拜拜的人還不少呢!

地鐵站出來後得沿著雍和宮大街走一段路才到入口,沿途都是朱門高牆。

▲ 右邊是售票處,左邊是安檢處。

▲ 雍和宮的門票全票¥25,學生半價票¥12。

檢票後走過寫著「寰海尊親」的牌樓, 首先看到的是銀杏大道,這時候正好是銀杏金黃的時節,相當漂亮。

銀杏大道的盡頭是昭泰門,通過昭泰門就是第一個佛殿──雍和門殿,在昭泰門旁有免費贈香處,想要拿香拜拜的話可以去拿一把,提供的香數量滿多的。

來拜拜的人很多,香火旺盛,所以現場煙霧渺渺,白煙拍起來很明顯!

在雍和門殿和雍和宮正殿之間有一個四體碑亭,裡面立的碑是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的。

我最喜歡在這裡拍出來的照片,因為建築比較小,可以同時拍到建築、樹木和充滿藏族特色的嘛呢杆,回來整理照片才發現我圍著四體碑亭的各個角度都拍了(笑)。

接下來繼續往前走依序是雍和宮正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綏成殿,穿過一個殿之後又是下一個,建築是一個一個工整排列的。

▲ 雍和宮正殿,畢竟是正殿,所以排隊拜拜、參觀的人也最多。

▲ 永佑殿。

▲ 法輪殿,這個殿的特色是有紫檀木雕的五百羅漢山。

▲ 萬福閣。

萬福閣的柱子上有一塊金氏世界紀錄的牌子,因為這裡有一尊高18米的彌勒佛像,而且這尊數層樓高的佛像是由一棵白檀木雕成的!這棵白檀木整根高26米,地面上佛像部分18米,地下埋入8米。好難想像這麼巨大的樹木,還有把它雕刻成佛像的過程。

但是我為什麼沒有放這尊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佛像的照片呢?因為雍和宮的殿內是不能拍照的,也不能燃香進殿!在說明牌上有標示。

這裡的說明牌除了中英文之外,還有很特別的另外兩種語言,其中一個應該是藏文吧。

▲ 萬福閣和旁邊的延綏閣。

當時只覺得建築很特別就拍起來了,回來查資料後才知道,萬福閣和延綏閣之間連接的飛閣復道是唐朝至遼金時代佛教建築的典型風格,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飛閣復道的僅存實例。

萬福閣和另一邊的永康閣也有飛閣復道連接。

在法輪殿旁邊的戒台樓有雍和宮歷史回顧展,想詳細了解雍和宮歷史的話可以去參觀一下。

嘗試只拍建築物的一部分也很有fu呢~雍正的家真的太大太漂亮了!

下一站前往旁邊的孔廟和國子監!

景點資訊

雍和宮

  •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
  • 費用:門票¥25,學生票¥12
  • 開放時間:夏季(4-10月) 09:00-16:30、冬季(11-3月) 09:00-16:00
  • 交通方式:地鐵雍和宮站(2號線或5號線)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