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到清華交換的第一個月,我適應了哪些生活改變?

九月初來到北京,在充滿學霸的清華大學當交換學生,轉眼就過完第一個月了,經歷過選課的加退選階段、課堂分組,還有中秋連假、十一長假,開始漸漸適應在北京的生活。現在來細數一下,在清華交換的第一個月,我適應了哪些生活上的改變。

1. 學校太大,不管要去哪裡都很遙遠

清華大學的校園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宿舍在學校北邊,教室在學校中間或南邊,不論是要去上課或是去地鐵站都得依靠腳踏車。附近有地鐵圓明園站、五道口站、清華東路西口站,去地鐵站騎腳踏車至少要10-20分鐘,有時候覺得光出校門就累了。

▲ 在清華生活必備腳踏車。

不過學校裡的生活也很方便,當初辦電信、銀行卡都是在校內就解決了,C樓裡有天貓超市、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宿舍底下有修車店、影印店、理髮店等。

▲ 天貓校園店在C樓和觀疇園的地下室。

2. 淘寶萬歲!

在中國生活根本離不開淘寶,缺了什麼東西都是上淘寶搜尋,這一個月裡陸續和室友合買了衛生紙、曬衣桿、掃把,還有買冬天衣服、手套、背包等。在淘寶買只需要等幾天時間,但搭配優惠券、免運費,通常會比在實體店買更便宜。

▲ 宿舍後面的快遞取貨點,中午和傍晚都是長長的人龍排隊取貨。

3. 無處不在的行動支付

行動支付確實很方便,出門完全不需要帶錢包,行動電源的重要性遠大於錢包,也不會有找零的麻煩,可是因為錢不是直接從手上付出去,掃個QR Code就付帳了,比較沒有花錢的感覺,所以一定要記帳,不然會發現不知不覺花了一堆錢!

還有另一個缺點是很多地方不收現金,只用行動支付,所以剛抵達學校,在辦好手機號碼和銀行卡之前很難生活,都得要依靠學伴,可以體會一下「有錢無處花」的感受。

▲ 不管到哪裡都能看到商家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寶QR Code。

4. 宿舍水電使用者付費、沒有電梯

宿舍不再跟台灣一樣,學期初繳一次宿舍費就能放心過整個學期,在這邊大多數的學校都是使用者付費,洗澡、開水、電費都要儲值扣款,自己得注意是不是該儲值了,而且宿舍沒有電梯,最高樓層是六樓或七樓,每天回寢室就像在運動,尤其第一天搬行李很痛苦。

▲ 宿舍內的開水每5磅¥0.2,但大多數學生會整寢一起向外面廠商買水,這次我和室友用的是買50桶水會借給我們一個飲水機,喝完以後微信通知,並且把空桶和一張水票放在門口,廠商就會送一桶新的水來,一桶水¥14。

▲ 宿舍內的用電是每月每人免費8度電,用完之前不會有通知,要自己注意房間內的電表,房間內所有用到電的東西都包含在內,例如冷氣、飲水機、書桌前的插座。如果用電超過的話就得去學生公寓總服務台儲值,一度電¥0.51,每次最少儲¥10。

5. 洗澡得要坦承相見

宿舍的浴室是沒有隔間的,裡面有3個位置,洗澡時要用學生證扣款計費,每次洗澡大約要花¥1-2左右。剛開始非常不習慣,我還記得第一天我拉開浴室的門,就看到一位裸體的同學正在穿衣服,當下我不敢走進浴室,但後來適應得很快,畢竟你越放不開,越容易讓其他人注意到你。

現在還是會覺得有點尷尬,所以有空的時候就盡量挑沒有人的時間,早點洗澡。

▲ 宿舍內的浴室。

6. 又油又鹹的食物

學校有很多間食堂,但販賣的品項大同小異,最大的優點是非常便宜,¥6就可以吃一餐,缺點是比較重口味,常常點到又油又鹹的地雷,清淡的食物比較難找到。

7. 努力忍受二手菸

我覺得這裡抽菸的比例很高,抽的菸味道都很重,而且沒有嚴格執行公共空間禁菸,在學校食堂門口、路邊垃圾桶上都能看到菸灰缸。討厭菸味的人出門記得攜帶口罩,至少能阻擋一些味道。

8. 和Facebook、Instagram、Line說掰掰

相信大家都聽過中國的網路長城,在台灣常用的Facebook、Instagram、Line,在這裡都不能用了。雖然有VPN,但不是隨時都連得上,尤其接近十一這段時間更是困難,所以還是得適應沒有臉書的生活。


雖然生活中多了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我想會參加交換學生的人,很多都是希望到一個新環境學習、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所以遇到和以前不一樣的事情,還是想努力去嘗試、適應。

順利的度過在清華大學的第一個月了,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在台灣沒有遇過的寒冷天氣、課堂上小組報告,當然還有去北京各處玩!

我會繼續分享我的交換學生心得,每天的日常也會放在我的IG上(@imchailyn),歡迎追蹤也歡迎和我交流。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